郑先生说,2017年11月中旬,他接到一个自称“借贷公司”的电话,对方在电话中告知郑先生,公司的借贷业务安全高效,利息也比较低。对方一片赤诚,为了日后借款方便,郑先生添加了对方的微信。
“更糟糕的是,不少委托天然气下游企业在7000元/吨囤积LNG待涨的游资,损失幅度将超过20%。”他直言。如今他身边不少投资机构也开始打起退堂鼓,避免LNG市场价格“墙倒众人推”,遭遇更高幅度的损失。
《过度医疗、造假骗保 如何守护好老百姓"救命钱"?》券商中国称,共享经济在2018年依然是大势所趋,只有不断进行产品创新、模式创新的企业才能建立起核心竞争力,并保持稳定增长。
相关报道




